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树德务滋

csshen523的博客

 
 
 

日志

 
 

“天韵社”雅集往事  

2012-01-04 10:25:00|  分类: 睹物思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无锡新周刊》     作者:文:本报记者尘白  图:由被访者提供 来源:无锡新周刊 字数:2248

“天韵社”雅集往事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1

《宜兴协和社无锡天韵社雅集》老照片,摄于民国十八年(1929后),后排从左至右分别为杨荫浏、范鸣琴、李静轩、唐石琴、周季梅、王云楼、沈养卿、阚献之、协和社友;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张树声、协和社友、王慧芬、杨荫浏夫人、王慧云及三位协和社友。

“天韵社”雅集往事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2 “天韵社”部分社员在1951年的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阚献之、唐慕尧、沈伯涛、沈达中、杨荫浏。  

“天韵社”雅集往事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天韵社”雅集往事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天韵社”雅集往事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3     无锡城中公园东部的“兰簃”,“天韵社”城中旧址。 

    一张《宜兴协和社无锡天韵社雅集》珍贵老照片,将镜头定格在了民国十八年元旦。当时无锡音乐界数得着的人物杨荫浏、阚献之、沈养卿、范鸣琴、王云楼等悉数在列。谈到昆曲,无锡“天韵社”自明末伊始,历经清代到民国时期,始终是昆曲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抹绝彩华章。

    这张《宜兴协和社无锡天韵社雅集》的老照片摄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元旦,为无锡沈均时所藏,是他的父亲留下来的。

    沈均时的父亲名为沈达中,当年也是“天韵社”的成员之一。因照片裱纸上有“国营湖光照相 无锡中山路四一八号”字样。据此推断,应为沈达中当年翻拍后留存下来的。至于原照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时光流转“天韵社”

    时光倒流,一如这张老照片。

    老辈人也许还会有印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城中公园东部的“兰鋎”,每天午后,便会有江南丝竹之声悠扬荡漾于空气里。琵琶、三弦、笛、箫、渔板等,奏曲、演唱的都是韵味婉转深长的昆曲《西厢记》、《牡丹亭》,这就是无锡民间音乐社团“天韵社”。

    “天韵社”原名无锡曲局,是昆曲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昆曲清唱团体,创立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历经清代到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参加唱曲和奏乐器者多达七八十人,于是分设西、北二局,无锡东亭、八士桥和石塘湾等地,也有城中社友分设的曲局。

    民国初年,社友集资在城中公园东池畔建造了平屋两间,作为活动的固定场所。1920年,经公议正式定名为“天韵社”,取天然元音之意。民国初年,以范鸣琴的鼓板,沈养卿、华雁臣的笛子,杨清如的琵琶,乐述仙的唱口最为出名。其中,“天韵社”社长吴畹卿、民族音乐家杨荫浏堪称其中的翘楚。

    对于这张珍贵的老照片,现在已无人能够详细讲述当时雅集的具体情形。但仔细分辨与推敲,雅集地点有可能就在城中公园的“兰鋎”。老照片中间坐于杨荫浏夫人两旁的王慧芬、王慧云当为姊妹,从衣着的华美,可以断定为无锡大户人家的闺秀。

     沈家大院的“天韵社”昆曲雅集

    据沈均时回忆,父亲沈达中生于1921年,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在无锡辅仁中学读完初中后,考取无锡师范及辅仁高中,但因家境不允许,只得弃学跟随沈养卿学医。

    沈养卿是无锡的艺兰大家,与杨干卿、荣文卿为同时代人,要早于沈渊如。据可查资料,沈渊如要比沈养卿小21岁。1925年沈渊如开始种兰花之时,沈养卿在兰界已经成名。但那时的艺兰只为“艺”,并不用以谋生。《沈氏家谱》记载,沈养卿以“接授祖传伤科、针灸为业”,是无锡的一代名医。沈达中在《沈养卿先生传略》曾讲述过一则关于沈养卿的小故事——解放前,无锡一钱姓劣绅因依附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煊赫一时,此人曾以重金邀请沈养卿前去就诊,当即被沈养卿呵斥,“吾岂为汝铜臭折腰耶!”由此可见沈养卿铮铮铁骨与医术之高。

    虽然沈养卿与沈渊如年龄相差悬,但两人却因“艺兰”成为知交。每日晚饭过后,踱步至沈养卿家讲会老空,然后到三凤桥王小开处小叙,再到庆丰纱厂唐家小坐,晚上九十点钟回家,成了沈渊如的生活习惯。

    沈渊如之子沈荫椿回忆起1947年左右,在沈宅“兰花厅”举办的那次雅集,“我家住的大宅院是抗战胜利后无锡第一批家里装日光灯的。我记得是一家电器行的李姓工人给安装的。当年四月装好,晚上一开灯,亮堂堂的。于是父亲的一干好友一时兴起,便提议在沈宅来个昆曲雅集。父亲自然是高兴的,一口应允了。那天,天韵社的沈养卿、阚献之等十几个人,在那儿吹笛、弹古琴唱昆曲,足有两个多小时。”

沈达中的“天韵社”记忆

   “父亲在世时很少与我们谈及他那个时代的往事,我也并不清楚父亲怎么会跟随沈养卿学医。但家父在自传中写道:‘遵父兄命,从堂伯父沈养卿学中医。’沈养卿是天韵社成员,精通乐器、喜爱昆曲,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父亲也加入了天韵社,他对月琴比较擅长。”沈均时说。

    1983年,沈达中曾作画“蕉荫咏曲图”,上有题款——“梁溪天韵社昆曲雅集也余幼师养卿伯复得范鸣琴阚献之杨荫浏诸先生亲授昆曲数折流光驹隙弹指四十年矣近弄笛度曲怡然自赏慨知音若晨星徒增今昔之感耳”。由此推算,沈达中加入“天韵社”研习乐器、昆曲应该在1940年前后,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应该算是天韵社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了”。

    在沈均时的记忆里,大概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父亲还曾约几位同好,在家中短时聚在一起,弹琴唱昆曲,母亲则置备小菜待客。

    沈均时还记得,“文革期间的一天下午,我应门接待了住在茅蓬沿河的一位老阿姨,自称是曹安和家的亲戚,说北京杨荫浏先生带过来一把鼓槌,是谁用过的,名字我不记得了。托她交与我父亲,要父亲好好保存,说完就离开了。遗憾的是,鼓槌后来也伴随着特殊的时代不知所踪。”同时被“消灭”的还有那架老式手摇唱机、十几张78转的梅兰芳“贵妃醉酒”等老唱片。

寻寻觅觅“天韵”之音

    “天韵社”以清唱为主,讲究声韵和行腔婉转的水磨调,一时风靡南北。当时“天韵社”的昆曲经几代人的琢磨凝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苏南一带极负盛名。昆曲大师俞粟庐、“红豆馆主”溥侗曾先后来锡交流,对“天韵社”的曲谱倍加赞赏;俞平伯也曾评价说“天韵社声韵严谨,运腔细腻,不同凡响,为昆曲艺坛之佼佼者……”

    解放后各种政治运动愈演愈烈,“天韵社”也随之门庭冷落。

1991年的时候,沈达中已年届七旬。隔年沈达中在横街的旧居拆迁,暂住在沈均时处。在自己儿子家里,沈达中与往常一样,清晨四五点就起床练习《梅花三弄》等曲子并随口吟唱。因为是公房,结果这楼下的人不干了有意见。此时,老人心中一定十分怀念在“天韵社”的那些日子吧!   

如今的城中公园“天韵社”旧址容颜依旧,“天韵社”的天籁之音却已无从寻觅。

 

均时注:转载《无锡新周刊》尘白文章。其中图3原文刊登的是‘同庚厅’照片,今换成我拍摄的‘籣簃’照片。

  评论这张
 
阅读(1074)|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