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树德务滋

csshen523的博客

 
 
 

日志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2012-10-11 10:35:07|  分类: 浮光掠影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王恩绶祠,祠祀湖北拣发知县恤赠知府王恩绶。以恩绶子恤憎主簿王燮配;义仆丁贵、吴福寿衬。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洪钧奏请敕建,冯桂芬题写碑记和祠额。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祠在惠山下河塘8号之一,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祠园分中、西、东三个院落,为典型江南水乡建筑风格。主体建筑由中轴线的门厅,碑亭,工字殿,厢房,廊等组成。门厅面宽三间,紧贴龙头河,环境恬静优雅。门厅内横梁,斗拱雕有花纹,屋脊设计美观,正中有“龙凤呈祥”图案,两端有鱼龙吻雕塑,栩栩如生。第一进院落,占地开阔。左右院墙分别镶嵌有“勤忠教孝”、“节义成仁”砖雕。正面门墙上侧砖刻篆书“王武愍公祠”,为吴县冯桂芬所题。院落正中,碑亭内竖有“敕建无锡王恩绶祠堂碑”一方。碑文共640字,详细记述了建祠沿革等情。二道门后,又一院落,前为大殿,砖木结构,装饰讲究,设计精巧,虽年代久远,仍极鲜妍。该殿原为享堂,供奉王恩绶及先祖诸公神像,也是王氏族人祭祀的地方。院落两侧各有厢房和月洞门通往东、西两院,景观极佳。院落内四株广玉兰树,树龄已逾百年,长势极好,与古祠相互辉映。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东园由月洞门,长廊、水池、厅堂和后花园组成。主建筑厅堂(‘介福堂’)略小于大殿,单檐歇山顶,气势轩昂。厅堂内的横梁、窗格、门扇均雕有牡丹,如意,祥云等饰纹,堂前水池,围以湖石,池设曲桥可通南北。池畔有一亭式戏台,小巧雅致,可供戏班吹拉弹唱。东园占地不广,但结构严谨,精美雅致。祠后与范仲淹祠毗邻。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1994124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恩绶祠,辟为无锡泥人研究所,亦称泥人博物馆。展馆设在屋宇连套的祠内厅堂中,分两大部分:泥人展示及传统作品陈列厅;当代作品陈列厅及创作演示厅。以上四厅展出面积约500平方米,展品千余件。

王氏是无锡望族,名人辈出,如著名红学家王昆仑(19021985)是王恩绶的曾孙。学贯中西的文化名人顾毓绣(19022002),是恩绶公的曾外孙(顾的母亲是王的孙女)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以上为东路建筑图片

此祠作为无锡泥人研究所时我去过几次。199511月我去美国,临行前去惠山泥人研究所,购‘白雪公主’泥人及锡绣等。2000323日我去泥人研究所会陈钢(时任泥人研究所副所长),他带领我参观泥人博物馆,指出惠山泥人有5600年历史,具有夸张、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而天津泥人张相对写实。419日我上午再次去泥人研究所,陈刚上周骑车跌坏右臂,用纱布吊起,为我介绍了无锡留青竹雕的工艺及传承人许焱先生及其作品,并赠送了几块已经处理过的竹坯、以方便我学习竹雕。114日上午我与女儿爬惠山顶,下山后带她去泥人研究所参观。

为此,我对此祠的布局还有印象。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以上2张为西路建筑图片

王(恩授)武愍公祠——惠山祠堂游(6) - csshen523 - 树德务滋

                      侧门

2012623日我能进入‘王武愍公祠’完全是巧合及幸运。那天大门不开,却发现旁边小巷的一个侧门有人进入,我循路跨入,正好有二个工人在作业,房屋都基本整修好但都空荡荡的没有布置。待我在找寻顾可久祠途中再次进过小巷,发现侧门已经关上。

这天祠堂门厅不开,但第一进的碑亭,往日泥人研究所在亭内安放一尊约半米高的泥人代表作‘无锡大阿福’。我记得中路工字殿的第一进大殿原为产品(泥人、锡绣、留青竹雕等)的展示销售柜台,后面一殿及西路为泥人博物馆:泥人展示及传统作品陈列厅;当代作品陈列厅及创作演示厅。也许‘泥人展示厅’就包含了其他产品连带可以销售。创作演示厅内也看到有好几组类似于今天的‘工作室’,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李仁荣(现在是‘泥人大师’高级工艺师)制作的‘渔翁’系列作品,之所以印象较深,是因为他与惠山泥人传统的题材不同。

东路主建筑大厅(现在称‘介福堂’),当时是锡绣和留青竹刻的工作室。室内有好几个锡绣艺人的工作绣架,记忆中赵红育的工作架在室内最后,靠北窗,她并排的是留青竹刻的传承人乔锦洪(无锡留青竹刻国家级传承人)的座位或称工作台在南窗下,但那时乔锦洪基本不来了,而是他的弟子许焱(现在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工作。一块吴稚晖题“双契轩”匾,就放在靠墙的地上。之所以现在还有印象,是因为此匾有些破旧,一看就是旧物,而且还是‘吴稚晖’,国民党的元老,无锡老乡(应该是武进人,在自小在无锡江尖长大)。印象中赵红育和许焱的工作台在许焱台前有一个博古架或一座短墙将他们与前面的几个绣工隔开了,而且整个室内是较破旧的地板。

东路再进去就是一座小楼,小楼上面就是当时的研究所所长办公室,我找陈刚也就在那楼上,印象中竹刻的竹坯就放在楼下的小间里,像一个小仓库,一些竹坯就放在廊沿下和那曲桥四周阴干——那也是处理工艺的一个阶段。

 

王恩绶?,字乐山,无锡人。喜守理学,以身体力行为本。书画,工书、画,书法徐浩不空碑,笔意圆润凝炼。画山水,能自出机杼,脱去恒溪。卒年五十二。存诗数千首,均毁于咸丰(1851-1861)兵燹,散落殆尽。有《王武愍公遗文》、《梅竹轩文稿》。

肆业紫阳书院。为林则徐所赏识,召人署读书,称为笃行君子。道光二十九年(1849)与冯桂芬、顾文林等同举于顺天乡。咸丰元(1851)补左翼字学教习,勤其职。惠亲王稽察宗学,语人曰:“不视此职为具文,孜孜不倦者,王教习一人而已。”期满,以知县候选,四年拣发湖北知县。

与李福培为中表昆弟,恩绶幼与福培同学,长以气节相砥砺。同居京师,夜分论时事,慷慨骂诸将吏弃城与军,辄面发赤。戟手搏案,声震邻舍,童仆为惊起。福培仕广东,恩绶与之书曰:“大丈夫当此时,与其老死牖下,孰若埋骨疆场耶?”及福培殉,益跃跃欲得一当。   

咸丰四年秋,武昌克复,大吏以湖北缺员,请吏部拣发选人。方是时,武汉再陷再复,寇尚蠢蠢至,选人皆畏沮不欲行,多称疾谒假。恩绶慨然曰:“若仕必择地,则夷艰搘危杖节之士不复见於今世矣!寇何由平?”冠带往听旨,果发湖北。或言“寇深入,道且梗,盍徐徐行”。恩绶不可。携一子一仆,间道疾驱,五年二月始至,则武昌已被围。巡抚陶恩培婴城守,兵弱饷绌,势岌岌不保。官吏藉口出请援师,乞大吏檄引去者相属。布政使胡林翼驻师城外,恩绶往谒,林翼惜其才,留赞画军事,恩绶辞,竟缒城入。恩培诧曰:“此旦夕死地,人患不得出,君独患不得入,今何时,乃有此义烈男子耶?”温语慰遣之曰:“君无守土责,尚可出,就胡营,留此身以待用。”恩绶固不可,遂奉檄登陴守御,翼日城陷,恩培殉黄鹤楼。恩绶与武昌府知府多山督兵巷战,同时死之。仲子燮及二仆皆殉。   

明年冬,武汉克复,当事以恩绶死事状上闻,得旨赐祭葬,予谥武愍。既而御史汪朝棨疏言:“恩绶无守土责,而视死如归,不特与草间偷活判若天渊,即较之城亡与亡亦分难易。且忠孝一门,仆从皆知赴战,尤足扶植纲常。请於本籍建专祠。”会巡抚郭柏荫亦疏请建祠武昌,诏并许之。

 

《介福堂》楹联:

抗志陷危城,如颜常山、张睢阳矢心不二;易名邀旷典,与邹壮节、李刚烈鼎足而三。(秦淡如)

 

 

2012628日星期四 初稿

2012728日星期六 修改

  评论这张
 
阅读(1413)|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